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学团在线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5日 09:40

2013年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调研中国”团队专访

微博 微信 QQ Qzone

“调研中国”山东大学团队简介:“调研中国”山东大学团队由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张乐副教授指导,成员涵盖来自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的七名学生。

编辑:

“调研中国”山东大学团队简介:“调研中国”山东大学团队由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张乐副教授指导,成员涵盖来自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的七名学生。“调研中国”山东大学团队以“‘失独’群体的养老之路——以胶东地区为例”为题,行走于威海、青岛、潍坊等地,亲历“失独者”的生活,了解社会态度,关注政府政策,倾听学者声音,从多角度对“失独”养老问题进行了调研。 

“调研中国”项目简介:“调研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是由《南风窗》杂志社于2005年创办的公益项目,通过提供资金和专业训练,支持在校大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旨在建立青年大学生接触、发现和思考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渠道,营造探讨实际社会问题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提高社会创新意识与能力。目前,“调研中国”涵盖大陆与港澳台高校,已经成长为中国大学校园最具影响力的田野调查支持平台。

认知社会,拓展素质,带着青春的活力与热情,来自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的团队于今年暑期踏上了“调研中国”的征程。从立项申报到躬身实践,再到整理思路、撰写论文,法学院“调研中国”团队为了让“失独”群体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关爱而不断努力着。心怀正义,担当责任,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路遥修远,探索不息

在成员郑睿骥主持的2012年“调研山东”项目的基础上,团队深化“失独”这个主题,将范围缩小到“失独者”的养老这一方面,确定课题“‘失独’群体的养老之路——以胶东地区为例”,并着手撰写申请书。大家在确立课题之初便意识到,关注“失独”群体将会充满挑战,想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更需要不怕困难的坚持与恒心。但团队被这个曾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失去唯一孩子后绝望痛苦的群体深深触动,活动全程,他们始终心怀正义,以情动人。项目申报前,队员们一次次地修改申请书,力求实现项目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相结合;他们不断完善实践调研的策划书,寻找专业技巧与人文关怀的平衡点。经过两个月的等待,这支法苑调研团队从全国七百多支申请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2013年“调研中国”仅有的十五个团队之一。

然而,实践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队员们也曾感到疲惫和迷茫,甚至想过放弃。整个暑假,他们顶着炎炎烈日,奔波忙碌,亲历“失独者”老无所依的孤独痛楚。从奔走胶东各地,联系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到探访现有“失独者”帮扶机构、实地走访“失独”老人;从无数次的团队讨论,到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再到完成调研、撰写报告,大家在实践过程中听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声音,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成员们希望把这些声音汇聚起来,用真诚和努力搭建一座沟通“失独”群体和政府、社会的桥梁,铺成一条为“失独”群体打造的养老之路。

虽然深知现实无奈路难行,但七名队员不抛弃不放弃,坚持着“这是一份怀抱正义的责任,一场基于担当的探索”的信念。“这次调研,我们切切实实地为‘失独者’、为社会做了我们能做的,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同学和普通人去关注和帮助‘失独者’,这是我们研究‘失独’问题的初衷,也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成员郑睿骥如是说。

风雨同舟,情谊难忘

谈及调研收获颇丰的原因,大家都表示,这离不开团队成员共同的努力。正如队长陈俊希所说:“团队的生命力在于团结,我们的强大在于我们的友情。整个调研过程每位成员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也是做好调研的重要条件。”一路走来,真挚的友情、默契的配合以及统一认知的凝聚力是团队最大的财富。团队成员内心的归属感始终激励着他们,遇到再多困难,大家都能在团队里找到温暖的依靠。由于“调研中国”项目调研实践的需要,家在外地的成员没能和家人共度暑假,但队员们都表示,这个团队就是自己的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成员们在一起共同奋斗,累并幸福着。成员陈羽茜说:“大家能在一起,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一起尽全力完成一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

其间,山东大学“调研中国”团队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馨火志愿服务队展开合作,实现“共赢”。团队还来到“失独”者陈阿姨家里陪她聊天、买菜、包饺子,共度快乐的时光。队员们用自己的坚持践行着非凡,也传递着这份集体的温暖,散发着强大的正能量。

云帆高挂、乘风破浪仍需有明灯引航,对于指导老师张乐,每个成员都表现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他们说,“张乐老师待队员们如同自己的孩子,给予了团队许多专业性指导,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从实践课题和调研方法的遴选,到问卷设计和实地访谈的技巧,再到报告撰写和报告宣讲的内容,他全程关注、一丝不苟。”对于张乐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呵护,团队成员表示将会继续奋勇向前,不负恩师重望。

身为法苑学子,团队的成功也离不开学院的大力支持。法学院一向以学生为重,本着“为天下储人才”的宗旨,为团队提供了人力物力及社会关系疏通方面的社会资源,支持他们多方位地探讨社会时政问题,给予大家孵化式的培养。团队表示,没有法学院的悉心栽培,就没有今日的丰硕成果。

奔跑再出发,行动者有未来

调研过程中,团队将目光聚焦于“失独”群体,试图探索出更切合“失独者”的养老之路。传达出一种急切的呼唤,即“失独者”需要的不仅是物质帮助和金钱补贴,更需要人性的关怀。由此,队员们心中也产生了巨大的感触,自觉平时给予父母的关爱太少、交流不够,应努力让父母感受家庭幸福和来自儿女的关心。这是一次实践经历,也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契机,七名队员在行动中获得了洗礼和升华。

虽然本次调研已经结束,但大家都表示,这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深知健全“失独”群体的养老机制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他们将会继续深入研究这个课题,希望尽己所能让“失独者”拥有幸福的晚年,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薪火传递,经验传承。“调研中国”团队的成员们也希望法学院的学弟学妹们能关注社会热点,了解社会动态,在成长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成员郑睿骥对学弟学妹提出希望:“平时主动掌握信息,了解社会动态。作为法学院的学生,要学会主动去了解国家政策导向,分析社会问题,关注时事热点,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所在,然后抓住这个方向,认真去研究,一定会有收获的。”而成员陈羽茜表示:“有想法就要去做,成功永远不会在嘴里实现。社会实践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经历过后,值得我们去慢慢回忆,那些都是我们行走在路上的青春。”

对于想要在社会实践方面深入探索的学子来说,老师的建议弥足珍贵,曾多次指导过社会实践的张乐老师指出:“做社会调研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将人文关怀和科学方法相结合的能力,希望更多法学院的同学能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之中,锻炼的过程远比最后获得成功重要!”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勇敢去做就是成功的行动者。希望越来越多的学子能够投入到“调研中国”和社会实践的队伍中来,勇担大学生心系社会之责。行动者,有未来!

  2013年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调研中国”团队专访

编辑:张玥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法学院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资讯

法学院官方微博

扫一扫二维码
了解学院热点话题

分享好友

官方平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文化西路180号 电话:0631-5688334 邮编:26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