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简介:李燕华,女,中共党员,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2012级行政管理班学生。曾任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外联部部长、山东大学(威海)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人事部部长,现任班级文娱委员。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国家奖学金两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两次;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多次获得校级三好学生、山东大学(威海)百优大学生等称号;科研成绩突出,曾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4年“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金奖,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一、二、三等奖。现已被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大学。
萧萧秋风连地起,缓缓落叶覆地归;渐行渐远功名成,思人思物系山威。经历四年的拼搏与奋斗,2012级优秀保研生李燕华终于绽放出了自己独特的光芒。四年前她怀梦而来,经历了痛苦、磨砺、挣扎与艰辛,四年后她满载而归,收获了坚持、不懈、执着与感动。如今,她将带着希望和期待,笑迎旭日,静看霞彩,凝望远方,整装待发。
坚信前方有光,行走义无反顾
伴着习习的海风,怀着隐隐的希冀,四年前李燕华踏入了山东大学(威海)这个宁静美好的校园。刚入大学的她,与众多新生一样,对未来充满好奇,同时也对以后的生活感到一丝迷茫。与众不同的是,李燕华没有放任迷惘的增长,而是在心里千百遍地告诉自己:大学绝不是终点,坚信前方有光,未来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精彩。
因为这份笃定,李燕华坚持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更具有实践性的研究,以获得行政管理方面更深层次的学习与领悟,所以她放弃了去偏理论研究的国外学校读研的想法,选择了在国内保研。李燕华坚信一个好的平台会成为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强大支撑,因此从一开始,她便将自己的“平台”锁定在了北京。谈及选择保研学校的理由时,李燕华笑言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来继续她的学习也算是一种缘分:不仅仅是由于亲友的介绍,中科院大学偏向于管理和经济的行政管理学以及和丹麦合作的双硕士学位项目也让她很心动。而对于李燕华来说,保研资格的成功取得则来自于她对未来的坚定和追求。
心不止学无境,德未修功不就
四年大学,转瞬即逝。李燕华表示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都是不一样的,大学的时间短暂,个人的精力也有限,因此要学会取舍,有选择地去做好每一件事。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需要做的,就是在每个阶段做好每个阶段的事,自己经历,自己感受,自己慢慢度过人生路中这一段美好的时光,找到一个目标,找到一个灯塔,为之执着,为之拼搏。获得保研资格便是李燕华初入大学时的目标和灯塔,因此她从大一起就一直为之努力,为之拼搏。秉持着要做就一定要做好的信念,李燕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同时她积极参与班委的竞选,担任了班级的文娱委员,并加入了三个不同的社团来锻炼自己。进入大二后,她又参与了科研立项、挑战杯、模拟仲裁庭、模拟法庭及朗诵比赛等活动,众多活动让她受益良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繁忙的工作偶尔也会使李燕华感到困难和疲惫,但李燕华对此并未抱怨,她与生俱来的乐观和开朗能让她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对所有的困难放宽心,以最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每一天。
尽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李燕华却始终保持着谦卑的态度,努力地去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正如她所说,她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她只是在一个团体内做好了自己分内的事而已。
必承责以为人,欲历苦以成己
“大学,就是大胆去做,尽力去做,并为了自己的责任感去做。”在谈到李燕华的志愿者经历时,她笑着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出于个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李燕华在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总是会及时地伸出援手。早在初二时,她便为了向汶川地震灾区人民尽一份力,自发组织了一场募捐活动。也是从那时候起,她开始越来越热爱公益。于她而言,公益并不是一种刻意的行为,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想法,不是你在看到别人的困境时理智地“想不想”,而是产生条件反射,觉得“应该”。正因为这种“应该”而产生的人文关怀,使她积极参与了铁人三项志愿者、小学支教、图书馆督导等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尽管在担任志愿者的过程中遇到过种种困难,但对公益的极大热情未曾改变,同时也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而谈到公益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时,李燕华笑着说,志愿活动让她磨砺了自己,并让她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挑战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志愿就是愿意,公益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愿意。毕竟,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弱者。”抱着这样的信念,李燕华希望人们不是因为功利的目的去被动完成志愿者活动,而是因为内心的责任感而主动去开展志愿者工作。
大学的时光已渐渐远去,一段全新的旅程即将开启。在这个起止的交界处,李燕华将带着她的梦想,带着她的专注与执着,整装待发。她将再一次走上追梦的路途,一路勇敢前行,一路义无反顾。当被人问起现状时,她将会坚定地回答:“有方向,在路上。”
编辑: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