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学团在线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5日 09:40

法学院2014年科研立项专题访谈之陈大林专访

微博 微信 QQ Qzone

受访人介绍:陈大林,男,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2010级法学二班学生,曾任法学院学生会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校国旗班副班长,并担任校第三、第四届科研助理,考核优秀。

编辑:

受访人介绍:陈大林,男,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2010级法学二班学生,曾任法学院学生会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校国旗班副班长,并担任校第三、第四届科研助理,考核优秀。曾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2次、三等奖学金1次,被评为院级三好学生2次,院级优秀学生干部1次,同时为山东大学优秀旗手、山东大学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曾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3次,担任社会实践负责人1次,并获得过校级社会实践十佳团队,多次被评为院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优秀个人。曾参与山东大学(威海)第五、第六、第七届科研立项活动,并作为参与者获得校级科研立项一等奖,作为负责人获得校级科研立项二等奖。曾以负责人身份参与第十三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并获得校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的成绩。

\

科研,一个陌生而熟悉的名词,代表着对知识不懈追求与探索的过程。面对这个充满未知的领域,陈大林勇敢地展开了探索。善于求是创新的他,在一次次实践中,与科研立项结下深厚的情缘,不仅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更从中获益良多。

大学时代:科研伴随成长

回忆起即将逝去的四年大学生活,陈大林用四个词进行了总结:大一,懵懵懂懂;大二,幡然醒悟;大三,奋起直追;大四,问心无愧。陈大林曾感慨于自己大一时对学业过于放松:“那段日子感觉自己很迷茫,但内心很坦然。与其抱怨悔恨,不如放眼未来。”承上启下的大二时期是陈大林转变的开始。大二伊始,在开学的第一天看着清晨的阳光,感慨于时间的流逝,突然明白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大学生活。

陈大林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总结反映出了他准确的自我判断和理性的逻辑思维,而这些正是做科研不可或缺的素养。纵观他的大学生活,科研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回想起在学生会科创中心的工作经历,陈大林说,那是他最有收获也是最坦然的一段时光,科创中心独特的文化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投入到科研立项当中。而在学生会两年的宝贵经历,不仅为他今后科研立项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人脉,更培养了他对科研认真严谨的态度。

科研历程:从参与者到负责人

谈起自己是何时接触科研立项的,陈大林表示,是学院组织的科研推介会让他第一次了解到了科研立项的概念。在大一下学期,陈大林热情高涨地参与了大学生涯的第一次科研立项活动。他谈到,那是他第一次作为团队成员和学长学姐一起外出调研,并对威海当地的典当行业进行调查走访。“这一过程很平淡也很愉快”,陈大林说,“科研立项的收获是不可简单量化的,它不仅能提高你的能力,更能磨砺心智、培养性格。”

两次作为团队成员参与科研立项的经历,增进了陈大林对科研立项的了解,也让他萌生了担任团队负责人的想法。陈大林将科研立项活动分为选题、组队、前期准备、实践调研、论文撰写、后期修改、材料整理、结题答辩八部分。在他看来,团队成员所要做的是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团队负责人则要对课题有整体的把握,并且领导整个团队,将团队的最大潜能发掘出来,这两者在科研立项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是有很大差别的。

然而,科研立项的道路并不平坦,作为团队负责人的陈大林更要承担巨大的责任。面对选题困难、论文基础薄弱、经验不足等问题,陈大林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而是不断整理思路,逐项解决这些困难。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课题,陈大林每天都在图书馆里查阅大量的书籍资料,最终找到了课题的灵感——乡村葬礼。陈大林并没有循规蹈矩地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这个课题,而是以法人类学为视角,深入地剖析其中的内在关系。科研立项进行到中期时,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团队陷入了情绪低谷。这时,作为负责人的陈大林让大家放下了手中工作,以开茶话会的方式,帮助大家放松心情,调整心态,从而唤醒了团队的斗志。

陈大林在整个科研立项过程中起到的表率作用也是他带领团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乡村葬礼大多是不公开的,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葬礼的现状,陈大林通过他人介绍亲自参与到乡村葬礼的调研之中,甚至曾在凌晨两点半外出参加陌生人的葬礼。对于这些经历,陈大林视之为科研立项过程中的必要付出。当被问到这期间有没有想过放弃时,陈大林坚定地回答:“没有”。他表示,困难固然存在,但自己也收获了很多感动。“调研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热心的人,他们给你的帮助能给你无限的动力和温暖,传递出的更是满满的正能量!”陈大林感慨道。

传承经验:做温柔的奋斗者

陈大林在科研立项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更不忘经验的传承。针对科研立项的各个环节,他进行了逐一介绍和分析。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他解释道,选择小而精以及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尤为重要,且应当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以及学院的资源。同时,团队人员的配置同样重要,选择关系融洽且有责任心的同学更有利于发挥集体的力量,而男女搭配则可以将男生的宏观把握和女生的细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完成课题。针对论文撰写以及后期的答辩,他表示,自己最近的一篇论文进行了八次修改。这一阶段正是考验人耐心的时候,应当多寻求老师的帮助,不断润色语句,熬过漫长的修改期,才能交出一份优秀的论文。

陈大林概括道,科研立项的核心就是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学术点,把内心的道理阐述出来使大家信服。同时,他表示:“不要因为陌生就放弃甚至排斥科研立项,当你一只脚跨进科研立项的大门,一定会有人在门内把你拉进去。不要一味追求最后的结果,应该虚心地学习。‘思而不学’是科研立项的大忌。要学会享受做科研立项的过程,淡然处之。”

做科研立项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情,更能磨练一个人的心性。“做一个温柔的奋斗者”是陈大林从科研立项中获得的启示,更是他对自己的人生定位。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法苑学子奋斗在科研路上,面对困难不畏惧、不退缩,带着“善思慎行”的求知精神,用科研书写自己大学生涯的新篇章!

编辑:张玥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法学院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资讯

法学院官方微博

扫一扫二维码
了解学院热点话题

分享好友

官方平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文化西路180号 电话:0631-5688334 邮编:26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