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学团在线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5日 09:40

“此间法苑毓新林”法学院2016级新生辅导员之时华忠个人专访

微博 微信 QQ Qzone

受访人简介:时华忠,男,威海文登人,1980年生,中共党员,获法学硕士学位,国家二级就业指导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现任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分管法学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担任法学院...

编辑:

受访人简介:时华忠,男,威海文登人,1980年生,中共党员,获法学硕士学位,国家二级就业指导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现任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分管法学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担任法学院2016级新生辅导员,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等课程,发表论文多篇。

“此间法苑毓新林”法学院2016级新生辅导员之时华忠个人专访

新华九月,秋风送爽,月桂飘香。今年又一批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来到了山东大学(威海),为这所美丽的学校注入了新一抹色彩。法学院2016级新生辅导员时华忠老师,怀着对新一届孩子们的期许,投入到了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去,他正期待着与同学们一起扬帆远航。

遥遥追梦路,浓浓山大情

从刚来威海到现在,时老师一直用饱满的精神与真诚的心态对待大学辅导员这一在他心中十分神圣的工作。曾经担任班长、团支书的经历给了他出色的管理能力,也让他收获了一份对管理工作和服务学生工作的特殊热爱。这颗种子在青年时埋下,在毕业时萌发,时老师最终也选择了成为一名辅导员,而那些令他热爱的工作也将以辅导员这一形式向深向远延续下去。

谈到与山大的缘分,时老师笑着答道,这或许是一种命中注定的阴差阳错。一封恰恰早到的录取通知书函,让他回到威海,回到家乡,来到这所泰山以北、黄海西岸的大学,来到这个山水滋养、人杰地灵的宝地。而今成为了山大的一员,他在感到自豪的同时,更满足欣喜于可以继续为教育事业奋斗,为学生服务,为家乡出力。在求学的过程中,时老师提到,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个人的能力问题。回想当初他以体育专业出身,本以为未来的工作也将始终围绕着体育展开,“为学生服务”的梦想似乎难以实现。但经过他对管理方面的努力学习和对梦想的不懈坚持,他通过了山大辅导员的考核,另一扇机会之门在他面前打开。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段经历让他明白了专业的定向学习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以后一定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当个人的能力足够时,他可以告别自己面前的道路转而去找寻自己的归属地。

倦倦诲人心,谆谆师生谈

在担任辅导员的时候,时老师始终坚持在工作方面一丝不苟,在工作之余与学生友好相处,成为学生可信赖的长者、朋友的管理方式。在他看来,不融入到学生之中,就无法感知他们心底的真实想法,无法在关键时刻为他们提供恰当的帮助与指引。在他看来,在学生与老师之间搭建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能跨越年代的局限与身份的壁垒成为朋友是至关重要的。按照这种管理方式,时老师用自己的努力,指导着学生学习生活及学生会工作。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优良的管理方式,2015年法学院学生会获得了校级学生会工作评比第一名。像灯塔指引着高扬风帆的远航轮不迷失方向,时老师引导着举目远方的学子们不虚度光阴,在山威法学院这片天空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院迎新晚会上,时老师用充满魅力的脱口秀展示自己的幽默风趣,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他坦言,相比“时总”这个令人倍感严厉的敬称,他更希望能以“大哥哥”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尽管他一直追求着树立一个亲切的教师形象,但面对原则问题时,他仍坚持要让学生们严守准则,不重复犯错。在时老师看来,大学作为与社会接轨的最后一个免疫期,批评是为了学生更好得成长。谆谆育人之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面对学生家长时,时老师更是将心比心。正是由于他懂得家长们不愿放手却不得不放开孩子让其自由翱翔的心情,所以他要求创建家长微信群,对大小消息进行通知,面面俱到;所以他头顶烈日下,不畏艰辛,拿相片视频为军训的新生记录下难忘的点点滴滴;所以他手机从不关机,时时刻刻关注着学生的生活,日日夜夜牵挂着学生的安危。

几度春风化绸缪,殷切希望怀心头

专心以治学,严谨以授业,悉心以传道。在访谈过程中,时老师始终没有离开“学生发展”这一关键词,面对着2016届新生,面对着这些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却又疑惑而迷茫的孩子们,时老师着重强调了法苑人应具备的“公正、公平、公益”这“三公”精神。公正,即要有一个公正之心,手握政法之律,从客观角度,做出合格、恰当的裁定;公平,即要不偏不歧,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主导,营造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公益,法苑三系,皆是为社会服务,要有一颗无私的心。时老师坦言,为社会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拥有较高素养的知识分子是他的梦想,他希望,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能成为一次对学生的全新洗礼。当学生走入社会的时候,面对挑战和困难的时候,脑中有思想,腹中有知识,可以淡然无惧。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时老师表示,初来大学,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曾经的辉煌只是昨天的记忆,既来之则安之。要虚心求教,采众家之长,丰富自己的思想;要把握当下,珍惜时间,丰满自己的羽翼;要打破原有思维,不断成长创新;要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努力,争取机会,学会独立;要和同学友好相处,平和包容,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

对于大学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兼顾学习与学生工作,时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学学习的自主性很强,所以要培养出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不断地设立可行目标,在充足的课外时间中多读书。同时,形成自我奖励机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一步一步将目标完成,得到奖励,可以此督促自己并逐渐养成自觉、自律、自主意识。要想兼顾学习和学生工作,专心是根本,效率是关键。不论工作还是学习,都不能倦怠。要及时主动地一门心思去做,在有限时间里,完成好自己的任务。高压力爆发出高能力,同学们能力会慢慢在这样的锻炼中提高。

 

言传身教,他以自己为则;悉心培育,他以学生为主。愿做春泥护花,愿化春雨润物,不变的是初衷,不忘的是信念。时老师坚持着“为学生服务”的初心,将知识与经验传递给每一届的学生,助他们成材。希望在时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下,2016级法学院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把握大学四年的时间,丰满羽翼,自由翱翔。

编辑:周芳园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法学院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资讯

法学院官方微博

扫一扫二维码
了解学院热点话题

分享好友

官方平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文化西路180号 电话:0631-5688334 邮编:26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