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张易武,江苏苏州人。法学院2008级社会工作专业,现考取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生。
记者:看到今天你优秀的考研成绩,想请你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考研历程。
张易武:考研其实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我从11年9月开始复习,到12年1月初参加考试,整个过程历时不过四个多月,但这个过程却是一段非常令人难忘的经历。考研就像打仗,得早起晚归,一整天都在战斗,读透一本书就像攻下了一座城池,但过了一阵子它可能就沦陷了,所以又要整饬军队去把它收复回来。因此,考研复习就是一个攻城拔寨和收复失地的过程。形象的说,就好像打DOTA,外塔掉了没关系,守住高地才是关键,就算被破三路大兵,你还要为守护雅典娜而奋战到最后一刻。
当然,也不要认为考研就是四个多月这么简单的事情。事实上,平时的积累才是更重要的。就说我考的社会学这个专业吧,如果你平时对社会热点一点都没有关注,也不爱去思考一些社会问题,看杂志跟翻图片没什么两样,而且还专挑没新闻的娱乐杂志,那就肯定不适合考社会学了。如果给个比例的话,我觉得平时积累占七成,考研复习占三成。
记者:看得出你的复习过程投入了十分的努力,考研复习中的时间又应该怎么分配呢?
张易武:考研复习无外乎政治、英语、专业课三大部分,如果没有数学的话。专业课毫无疑问是重头,是你花时间最多的部分。政治和英语用复习专业课的休息时间看看就行了。这里说的休息,不是真的让你去睡觉,你看专业课看累了,拿本政治过来看看,或者拿本英语过来做做,这就是休息了。所以,一天保证十个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是完全必要的,其中专业课占到6—7个小时。
记者:你时间安排有条理,可是高强度复习很难坚持,是什么让你支撑起这么长时间不断的复习?
张易武:说实话,这点强度一点都不累。就我个人而言,逛一个小时的商场可比在图书馆看十个小时的书要累多了。而且我们图书馆还有咖啡机这么人性化的设计,所以考研说简单了就是看看书和喝喝咖啡。说考研累、考研苦的都是没考过研的人,天下比看看书、喝喝咖啡苦的事那可多的去了。所以,这如果都叫苦、都叫累,那你就确实不适合考研了。
记者:听得出你就是适合走学术之路的一类人,能给我们讲一下选择北大社会学专业的原因吗?
张易武:关于为什么的问题其实是最难回答的,我可以给你成千上万的理由,但归根到底还不是我想学社会学,想考北大。为什么想学,那是兴趣,为什么想考,那是梦想。所以,这就是一个兴趣和梦想的问题,每个人的兴趣和梦想都不一样,所以社会学、北大肯定不会适合每一个人。事实上,每年的考生千千万,真正能进入最高学府的人毕竟是少数。追逐顶峰的过程是需要勇气的,它有时候还是很孤独的,北大并不是全部,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北大更重要的事,比如亲情、友情、爱情,而且这些都要比北大更容易得到。整天想着谁谁谁考上了北大,如果我考不上就不如他,这样的生活是不快乐的,愿大家都能拥抱自己身边的快乐,谁说平凡的快乐不伟大呢?
记者:能明白这简单的道理生活就会轻松很多。那么你4年的大学生活还有什么感触或体会吗?
张易武:四年的大学生活可以说是感触良多。我在大学里就是个自由兵,很少参加各种活动,最喜欢的事就是泡图书馆和打网球,空闲的时候还打打游戏,我没有什么优秀大学生可以列出的一长串荣誉清单,唯一拿过的三次三等奖学金可以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自由对我来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对有些人来说它可能过于抽象,现在的人更喜欢去最求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房子、车子。但我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却一直没有停止过,虽然我知道绝对的自由是完全不存在的,但我觉得,追求过程本身已让我满足。因此,我依旧怀念考研的那段时光,怀念在那段艰难岁月中迸发出的带有浪漫色彩的理想主义情怀。当今天功利主义逐渐成为唯一值得恪守的原则,乌托邦因为失去了现实制度的依托而沦为笑柄,但我们却始终相信历史不会因此而终结。
记者:你对生活及学习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哪些师友对你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你想要感谢谁?
张易武: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恩师宋琳璘老师。我想对她说:是您的鼓励促使我报考北大社会学,我本籍籍无名之辈,千里之驹,伯乐难寻,感谢您的知遇之恩;其次,我要感谢张乐老师和张景昐老师,你们和宋琳璘老师都是我的社会学启蒙老师;最后我还要感谢我们专业的其他老师,在你们的课堂上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在此,向你们一并表示我最由衷的感谢!
记者:最后,请你送给学弟、学妹们一句话吧!
张易武:送给各位学弟、学妹我最喜欢的格瓦拉的一句名言: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祝愿你们大学四年都能美梦成真!
后记:张易武在自己学业征程上踏踏实实地留下了一个个脚印,这个脚印即将从山大的土地延续到北大的校园。张易武比同龄人少了一些浮躁,多了几分笃定,他能很好地度量现实与理想的尺度,同时也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给其他的同学树立了榜样。在此祝愿他在北大求学的历程一帆风顺!
编辑: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