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简介:梁堂晴,中共党员,山东大学(威海)2009级社会工作专业优秀毕业生,现签约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学期间,曾任社会工作班班长,法学院调研中心第七届负责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文平励志奖学金一次,一等奖学金两次,第五届、第六届科研立项二等奖。考取人力资源师(三级)证书。
樱花桃李开了又谢,枝头新绿也在渐暖的阳光里繁茂起来。夏至未至之时,校园里总有一群即将远行的人,湿润了回望的目光。翻开梁堂晴大学生活的长卷,不仅充盈着自强拼搏的汗水,也交织着为班级殚精竭虑、无悔付出的心血。同在收获果实、放飞梦想的毕业季,他的目光也更多了一份坚毅与思虑,厚重而深沉。
助人自助,爱在心间
青春是一场回不去的旅行,路上你总流连于缤纷风景,终点时却难忘那一路风雨相伴的人。对于09级社会工作班的同学们来说,梁堂晴就是那个人。大家喊他“班长老梁”,亲如手足,他也着实将职责履行得彻底,将爱心发挥得尽至。不多言语,默然坚守,用点滴的实际行动,将社工班全体拧成了一股绳,班级成员无不对他充满钦佩与感激。对此,梁堂晴却说“班级的力量源于同学们自身,大家都是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下,逐步走向团结与凝聚。”
四年前刚入校时,梁堂晴也是个“角落里的男孩”,沉默寡言,青涩内敛。怀着对社工专业的喜爱与憧憬,来到法学院这个大家庭。在这里,他在调研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和启航中心里逐渐收获了成长与历练,大一结束时接任班长,也是他挑战自我的更高的起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论作为班长还是社团负责人,梁堂晴都始终秉持着社工“助人自助”的理念做好本职工作,凡事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注重沟通、善于交流,遇到难题敢于面对,转折点上总结自我,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一条越来越宽的光明坦途。
脚踏实地,滴水石穿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梁堂晴的身上,你可以同时看到这两种气质。沉静坚毅的面容显示出他稳重踏实的作风,温和深邃的眼神背后蕴藏着宽容博爱的精神。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垒土。梁堂晴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临场突击的小聪明,也不是挑灯夜读的拼命三郎。社会工作专业是他无悔的选择,也是他兴趣的所在。老师们精彩的讲授、课余丰富的实践,他都能从中体会到巨大的乐趣,总以饱满的精神全身心投入。梁堂晴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简单得异乎寻常,“只要做好每天该做的”。诚然,能够消化每天所学,按时完成手边任务,对每个人来说坚持起来都有难度。然而梁堂晴做到了,按照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始终那么淡定从容,以坚持的力量滴水穿石,似乎在不经意间,就收获了令人艳羡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气质也已深深地渗透了他,带给他更多的人格魅力,使他在各种场合、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应对自如,举手投足间就散发出使人信服的稳重感与亲和力,为他将来更长远的发展,铺下了良好的基石。
勇于探索,乐在突破
对于每个志存高远的大学生来说,科研创新都是一座充满吸引与挑战的高峰,是一个挑战自己、锻炼能力、展现风采的绝佳舞台。梁堂晴两次获得校级科研立项二等奖,成绩确实是骄人的!对此他坦言,机遇与把握机遇同等重要。科研立项是团队合作的项目,加入一个优秀的团队,与大家共同完成研究项目,自己收获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宝贵的经历与友谊。研究期间,团队内所有成员都要重合作、讲方法,尤其是在不同学院间组队的项目,尤其需要各尽其力。梁堂晴的科创经历里,有两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与长远的收获。一次是与翻译学院合作的“调研山东”项目,他负责研究方法的部分;另一次是在院内组队,进行“医务社会工作在威海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充分的实地考察与理论准备,带给了他能力与素质的双重积累。
放飞梦想,执着追求
当理想的种子在汗水的浇灌下破土,希望的曙光从不远处投来温柔的抚慰,所有用血汗拼搏过的年轻的心,也终于有了理由平静地回望与暂歇。当许多人都在为逝去的青春嗟叹不已时,“老梁”却露出欣慰地笑。从大三结束时就开始的鏖战,无论是决定考研的同学还是选择就业的同学,都有过被梁堂晴感动的记忆。组团在图书馆备战考研、组团去济南找工作、组团玩、组团送同学,09级社工班的“有爱”,与梁堂晴等班委们的付出实在有很大关系。“我们正在计划毕业旅行,这是最后的纪念。”梁堂晴说起这个,眼角都不禁流露出微笑。的确,班级90%以上的同学已找到了毕业去向,还有什么能使班长“老梁”更欣慰的呢?
当然,梁堂晴自己也收获了一份满意的结果,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不忘给学弟学妹们留下最诚挚的祝福与最恳切的建议。梁堂晴笑言,如果说自己的大学还有美中不足,那就是没有充分地享受图书馆资源。“即使以后工作了,也还会读尽可能多的书,最大程度的充实自己。毕竟,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对于未知的机遇,都不算太晚。”
追求苍穹的鹰隼永不会主动收起翱翔的翅膀,向往大海的鱼儿永不会被激流阻挡。相信梁堂晴定会搏击长空,激流勇进,闯出一片更璀璨的未来!
编辑:张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