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简介:冯贝贝 ,女,河南新乡人,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2017级社会工作班学生。她出生于2001年8月,今年只有16岁,是法学院2017级年龄最小的新生。她直率单纯,神清气朗;她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她通文达艺,热爱运动。高中时期,她曾任校排球队队长,在校级运动会斩获多个项目的冠军。在学习方面,她曾担任数学课代表和化学课代表,多次获得奖学金。她也曾在担任卫生委员时为班级做出过突出贡献。暑假期间,她热心于志愿活动,多次参加“帮助残疾人”等社会公益活动。现为法学院学生会文体部干事,法学院女子篮球队成员。
有人说大学生活有苦有甜,就像一杯香纯的美酒,让人细细品尝,久久回味。没错,在金秋九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河南姑娘冯贝贝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离开家乡,来到了自己梦中山美水美的山东大学(威海),开启了属于她的别样的大学生活。
二八年华,落落大方
古灵精怪的冯贝贝说起自己的幼时经历,直言“小时候整天都不着家门,像个男孩子,办起事来也是风风火火的。”儿时与大几岁的男孩子一起打乒乓球,常常被其他人欺负,只能负责捡球,然而小小的她却从中悟出了“事情要从基础做起”的大道理。慢慢长大以后,读的是私立高中,课外生活自然会比读公办高中的同学丰富很多。所以即使在寸时寸金的高三,她还能和老师共赏花,与同学齐吃瓜。即使遇到成绩下滑的瓶颈期,她也能将自己的生活过成轻快隽永的小诗,安之若素,不徐不疾。累了就去湖边散步喂鱼,知鱼之乐,她亦欢欣;烦了就去痛痛快快地打场球,把烦躁同汗水一并挥去。
也恰是这样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养成了她现在开朗洒脱的性格,遇事独立思考的习惯。她不喜欢随波逐流,也厌于盲目从众。她很有主见,不怕走弯路。别人的眼光偶尔能帮助她进步,但更多的时候只是枷锁。
冯贝贝爱运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样样都有所涉猎;她爱读书,看到精彩之处总不忘对作者的神来之笔拍手称奇;她像很多女生一样,爱逛书店里的小东西,大大咧咧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细腻的少女心,似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一路欢歌,自在随行
没大见过小溪青山的平原姑娘冯贝贝,一踏入大学的校园就爱上了这里的碧海蓝天。现在,她清空了以往熟悉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开学第一天便骑着小黄车逛完了校园,骑过了环海路。园子里的一草一木她是最早熟稔的,海风的清新润湿她也是最早感知的。在大学的第一堂课——军训里,她自诩会偷懒,丝毫没有感觉到累。
谈及自己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她坦言:“报考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但上起来之后感觉还挺好玩儿的。” 有意思的政治学、社会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她用新的角度看一些事情;高数这样的理科性课程又可以弥补文科思维的限制,让她更多维地看待问题。同时,她还戏称社工专业是一个“太阳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的朝阳专业。
刚步入大学,她结交了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也受到了学长学姐们热情的帮助。电脑爱好者协会的学长耐心地解答她这个“技术盲”的一系列问题;帮帮团的学姐会仔细地告诉她各种琐碎的事情;学生会里学姐的话像定心丸,劝慰她“事情不怕多,要一件件地做”。
心有山海,坚定不移
这个看似散漫,不喜拘束的姑娘,却双目清亮,胸中有数。来到大学以后,她很快就识破了“大学就轻松了”这个经典谎言,课程设置虽然不多,但一些学生工作和活动也的确占用了她不少时间。不过,规划时间这件事情对于冯贝贝来说还算是得心应手,她忙并快乐着,还笑称自己是“受虐狂”,越忙碌越会安排时间,压力越大就越爽快。
大一伊始,她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主动地为自己安排早自习。她很有自己的学习策略,在她看来,习惯是好成绩的关键。她讨厌题海战术,不打低效的时间战,却能抓得住课堂时间,很是注重对方法技巧的锤炼,也很讲究劳逸结合。在法学院的自习室里 ,她深切地感受到法苑优良的学风、温暖的氛围。在那里,早到的同学专心致志读书,后来的同学轻手轻脚进屋。她同时坚持着傍晚的散步,看花开花落,嗅暗香浮动。
对于四年的大学生活,对于未来的规划,她有自己的想法。问及最基本的规划,她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多学技能,不再做“技术盲”。说起自己的打算,她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想要修一个语言的双学位。因为从初中开始,冯贝贝就神往口译工作。在她眼中,语言的不通畅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而不理解又是狭隘思想产生的根源。所以,她愿去做那个搭建沟通桥梁的人。对于更远的未来,她打算读研究生,出国或去香港;至于是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她表示自己未来还需要再好好考虑一下。
最后,她想告诉自己和其他所有新生的是,要多多体验,建立自己看待问题的坐标系;同时,对于自己所在的法苑,她送出了真挚的寄语:祝愿法学院的发展,会像一汪汩汩流动、永不枯竭的泉水,汇入胜利的海洋。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荫;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相信这个阳光的女孩定能以梦为马,驰骋岁月,绽放属于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