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熊文钊为法学院(威海)师生做了“关于民族复兴宪法的几个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威海校区副校长、法学院(威海)党委书记肖金明教授主持,刘松山教授、门中敬教授、黄兰松副教授担任与谈人,法学院(威海)100余名学生参加讲座。
熊文钊强调,国家宪法日是中国人民的盛大节日,以立法的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充分体现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首先要依宪治国的决心。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载入宪法,标志着我国宪法民族规范体系在新时代更加趋于完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宪法基础。熊文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宪法基础,不仅需要跟进宪法有关民族规定的学理阐释和宪法宣传、宪法教育,使宪法作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作用更加突出,还要着重加强对各民族公民身份认同的建构。最后,熊文钊对民族复兴宪法的主题做出总结,弘扬宪法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关乎到一般层面的宪法宣传与宪法理解,还需要推动宪法民族规定的实施,为依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有力的宪法保障。
与谈环节,黄兰松表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完善,宪法作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夯实和巩固。刘松山表示,2018年宪法修正案从宪法文本层面对涉及民族工作的主要规范做出根本调整,有利于从宪法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门中敬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点评,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宪法课题,要加强宪法民族观的释义工作,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宪法认同。
本次讲座是我院法学前沿系列讲座之一,为法学院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此次讲座进一步加深了师生对于“民族复兴宪法”问题的理解,为师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学术指导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