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生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3月5日,学院举办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答辩会。学院专业教师武飞、刘佳、陈敬国、张立新,辅导员周晓政、高嘉正出席本次活动,社会实践团队队员、2024级学生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2025年寒假,学院共组建80支队伍,累计近800人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学院专业老师初评,15支调查研究型团队进入终审答辩。“铸界明法团队”从正当防卫入手,创新机制来区分“正当”与“过当”,以期遏制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医废焕能调研团”聚焦医疗废弃物的现状,致力于将医废物品资源化再利用,为“无废城市”的创建贡献山大力量;“怀情论法调研团”致力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凝聚司检等多方力量为未成年人指明正确方向;“一鼓作‘气’调研团”以乡村振兴为背景,针对三农问题,为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建设出谋划策。每个团队展示结束后,评委老师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为项目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助力各团队进一步完善实践成果。

在总结点评环节,武飞老师指出,各团队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选题紧扣时代命题,展现出青年敏锐的社会洞察与创新思维,但部分报告学术规范性有待加强,量化数据与结论的逻辑关联不足,未能充分激活实证研究价值。她强调社会调查需突破表象认知,建议构建"问题提出-理论建构-方法创新-对策输出"的研究框架,通过跨学科思维将田野观察转化为具有政策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她表示扎实的田野工作既锤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更培育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以"实践是青年最好的课堂"勉励大家持续完善研究范式,在回应社会关切的实践中实现学术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双向成长。

本次答辩会不仅是对同学们寒假社会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学院实践育人效果的全面检验,有利于提升法苑学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大家交流互鉴,拓宽视野、提升能力提供了平台,同时有助于激发同学们投身实践的热情,为未来发展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