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立项申报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素养,深入挖掘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高质量科研项目,4月27日下午,法学院(威海)举办第二十届科研立项指导会。辅导员孙政、高嘉正、第19届科研立项优秀学生代表李宗阳出席会议,2023级和2024级科创委员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教师指导环节,孙政鼓励学生将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以“问题导向、服务社会”科研理念着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真问题,在科研过程中主动寻求导师指导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早规划、深调研、勤实践,在科研道路上保持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科研立项宣讲环节,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志愿者李梓含围绕保障机制、选题来源、申报流程及注意事项四个核心板块对校区第二十届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她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学术诚信规范、团队协作分工以及研究进度把控等重要事项,为同学们开展科研立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
朋辈经验分享环节,李宗阳以省级科研立项项目为例,分别从选题策划、研究设计、研究价值、重难点创新、项目进程等维度传授科研立项经验,强调研究设计要构建起“理论+政策+实践”的三维框架,形成“现状—原因—对策”的完整逻辑链,并且要结合选题恰当选择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在互动答疑环节中,李宗阳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就数据样本搜集、文献资料检索等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本次指导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学院对科研立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本科生搭建起了科研启蒙与创新产出的实践桥梁。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科研支持体系,通过导师指导、资源对接和成果孵化等方式,为同学们提供全方位的科研保障,助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