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晚,法学院于法学院204会议室举办“案例指导向何处去”主题讲座,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光宁老师担任主讲人,法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负责主持,法学院2016级、2017级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孙光宁老师首先从案例指导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案例指导的基础文件以及统计得出的指导案例在实际审判中的应用比例数据,总结出“理论上热切呼唤,实务中强烈需求,但司法实践中极少应用”的结论。接着,孙光宁老师针对案例指导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四项具体建议。第一,提升数量。具体可以通过提升在法官考核中的比重、提升法院等级、提前发现培育等措施加大法院推荐力度;通过明确法学专家尤其是案例指导工作委员会委员、人大政协代表、人民陪审员等在案例指导推荐工作中的职责来增强社会推荐力度。第二,改进质量。孙光宁老师指出,我国案例指导的现状是提供现成抽象规则,缺乏创新,与司法解释混同,因此建议从抽象规则到案件事实,综合多方意见,细化现有规则,补充法律漏洞。第三,降低门槛。孙光宁老师提出应将现有要求中的“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相类似”改为“仅案件事实相似”,从而增加指导案例在司法事务中的应用比例。第四,加强配套。针对现存的法官多消极参照、隐性参照、随意扩展参照等问题,孙光宁老师建议应细化参照条件、配合审级制度、提升整体效力层级,以此完善现实情况中指导案例适用时所出现的问题。
最后,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与孙光宁老师进行了学习交流。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收获颇丰,深化了对案例指导现在和未来发展状况的理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为法治中国的建设不断努力。
文/姜琳 图/吴睿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