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4点,我院邀请武汉大学法学院项焱教授和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张振国教授做“法史与立法”专题座谈会,本次讲座由法学院党委书记汪全胜教授主持,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座谈。
讲座伊始,汪全胜教授对项焱教授和张振国教授的研究领域及其学术成就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两位教授依次开始就讲座主题进行分析解读。
首先,项焱教授阐述了法史学与法理学的关系,认为二者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一定不能将二者割裂进行研究。在研究法史时要利用法理学研究方法,转换研究思维,不可单纯用历史学研究方法来研究法史学。之后,项焱教授引用两组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是湖南长沙近期发生的精神病人殴打男童致死的案件和美国《好撒玛利亚人法》,以及电影《刮痧》中爷爷给孙子刮痧被误认为“虐童”同美国的防止虐待儿童法律。这两组例子的冲突说明了,不同国家在法律制定方面考虑因素是有所区别的,在移植外国法律时应当与移植国本国实际情况相适应,不可以生搬硬套。最后,项焱老师对立法研究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提出立法应当与法律相关要素融合。随后,张振国老师通过论文《身份道德和法律冲突与协调》为同学具体阐释了法与道德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新概念“身份道德”。现实的道德惩罚不了的地方,往往会出现不道德的行为,而通过“身份道德”来约束和规制行为,是防止不道德行为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身份道德”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社会现象,在当今中国社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
项焱教授和王振国教授讲授结束后,同学们对两位老师讲述内容报以热烈掌声,随后两位老师同汪全胜老师对话题又进行了相关的讨论。最后,汪全胜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鼓励师生深入交流、积极研究。通过本次座谈会,同学们对法史和立法研究方向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对同学们在相关领域学习和研究助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