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法学院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答辩会在学院楼553教室举行。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光宁,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侯丽娜,法学院教师贾景峰、刘佳,团委书记时华忠,团工委兼职副书记吴睿佳及各年级辅导员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各暑期实践团队代表、部分2021级学生到场观摩学习。
经过学院动员,2021年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共有28支团队参与,其中校级立项资助团队4支,校级立项团队3支,“三农”专项团队5支,“希望小屋”专项团队1支,“添翼”专项团队1支,“建党100周年”党史宣讲专项团队1支,“校区学科专业特色”专项团队3支,学院立项团队10支,总参与人数达300余人。经过学院专业老师初评,10支团队脱颖而出,参与现场答辩。其中,调查研究型团队8支,服务体验型团队2支。10支团队分别从研究背景、方法、总结及展望等方面介绍了团队的社会实践成果。其中,重权出击调研团从研究方向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成果、创新点、优势比较五个方面入手,结合具体实践过程和理论分析展现了团队思路与特色。声之形调研团则结合具体事例另辟蹊径,探寻司法社工介入聋哑人犯罪的可行路径,展示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各位评委根据团队展示内容向团队提出有关后续发展、成果转化、拓展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借此向团队提出改进意见。孙光宁指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以主题为抓手,钻研过程设计,明确目标导向,使用好调研报告这一重要的成果展示载体。他特别强调了社会实践的实际意义,指出“结论要为实际服务”,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建设性建议。在学院高度重视下,2021年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声之形调研团、“红星”调研团入选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推荐候选名单。
法学院一以贯之重视学生实践精神与思辨能力的培养,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答辩会是对法学院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的检验与总结,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实践成果、相互交流经验的平台,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重视实践、勇于创新的实践观,有助于各社会实践团队完善报告、积累经验,为法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开展注入信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