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学团在线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3日 19:32

法学院(威海)举办“法思的脉络与传统”2024春第二期读书会

微博 微信 QQ Qzone

翰林寻路,书海泛舟。4月17日,法学院(威海)于南辰楼2108举办春季学期第二期“法思的脉络与传统”读书会,由牟利成老师领读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读书会伊始,学生就法律与宗教,法律与道德,信仰与道德等多方关系进行提问。牟老师在中西对比语境下就“道德”问题展开剖析,指出道德作为一种好的行为模式在我国能够完美地融入民众的生活并指引人们行为,但它并没有摆脱人的生活而成为某种形而上的东西。而在西方话语下真善...

编辑:新网

翰林寻路,书海泛舟。417日,法学院(威海)于南辰楼2108举办春季学期第二期“法思的脉络与传统”读书会,由牟利成老师领读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

读书会伊始,学生就法律与宗教,法律与道德,信仰与道德等多方关系进行提问。牟老师在中西对比语境下就“道德”问题展开剖析,指出道德作为一种好的行为模式在我国能够完美地融入民众的生活并指引人们行为,但它并没有摆脱人的生活而成为某种形而上的东西。而在西方话语下真善美是“神”的产物,近代当他们的神(上帝) “归隐”后,法律和宗教的割裂让形而上的神意逐渐脱离世俗而成为虚无的存在,现代西方法律制度伴随着科学精神逐渐开始与道德分离。他特别强调, “没有公开就没有正义”中“公开”蕴含着立法的普遍性而非指特定的司法公开。另外,牟老师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表示伯尔曼希望通过西方的宗教资源缓解西方法律的现代性危机,而这样的宗教资源我国是不具备的。我国儒家思想的终极意义是入世思想,而宗教的人生终极意义是献身,两者在思想的追求上有着本质区别。最后,牟老师总结道,法律承担着工具的职能,但是如果仅仅将法律为工具那就会使得法律成为秩序的维系器械,不再关怀人的情感和生活的价值,那它将失去更为重要的精神内涵。在《法律与宗教》中,伯尔曼坚持认为法律与宗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在现代二元观下,法律与宗教的融合日益艰难,两者只能在现代推进进程中“向死而生”,把世俗民主、自由、法治等转化为一种精神,并把它们镌刻进法律,实现法律的精神性重生。法律不只是工具,更承载着人对生活的意义追寻,这一点不经关乎人类之爱,也关乎着生而为人的价值。法律塑造着人,更规定着我们将要走向怎样的文明。

本次读书会,牟老师带领同学们更加深入探讨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法律与道德的分离与融合,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法律作为人文精神载体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为进一步的法律学习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法学院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资讯

法学院官方微博

扫一扫二维码
了解学院热点话题

分享好友

官方平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文化西路180号 电话:0631-5688334 邮编:26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