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关于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意见
(讨论稿)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需要与之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现就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质量观,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应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改革方案的制定、推行、评估、反馈等,既要有利于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意见,保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2、协调性原则。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与教学内容改革、选课方式改革、考试评价方法改革、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等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整体安排,协调推进。
3、科学性原则。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要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认真做好改革规划。改革要注重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基本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改变满堂灌、照本宣科、一言堂等不适应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学方式方法,采用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角色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方式方法,实现由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边教学模式向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转变,课程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四、具体要求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能力培养为主,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改变被动式、接受式学习的状态,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各教学单位要组织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讨论、观摩、学习、交流等,通过优秀教师示范课堂、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大力提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学校将组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月、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活动,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宣传改革先进典型,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2、制定改革方案
各教学单位要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及课程特点,科学制定改革实施规划。具体课程的改革方案,要具有先进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品牌专业、特色专业要在2-3年内在专业课程中全面推行。其他专业每学期改革试点课程至少2门,并逐年增加。各级别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双语课程必须实行改革。
3、统筹教学改革
学校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作为推进学分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坚持边改革、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稳步推进,不搞“一刀切”。
在选课方式上,从公共课开始逐步推行“一课多师,学生自选”的模式,促进教师参与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考试方式方法改革结合起来,强化过程考核,推进教考分离。在结果体现上,注重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成果通过项目、讲义、教材等物化体现。
4、加强效果管理
各教学单位要充分发挥教学基层组织的作用,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等。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学能手要主动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改革的顺利推进。要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员、学生信息员的作用,构建交流反馈机制,注重改革效果评估,帮助教师不断完善。
学校将在“质量工程”项目评审、经费划拨、课堂教学质量考评、工作量计算、职称评聘等方面加大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核的权重。
六、组织管理
1、各教学单位要成立以院长组长,教学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副组长,各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为成员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领导小组,理清思路,制定计划,审核方案,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组织各项具体工作。
2、学校于每年的教学改革立项中单列“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专题”,对立项课程进行资助,并加强检查评估。学校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作为新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双语课程、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相关项目的准入条件,并将之作为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检查结果与经费划拨挂钩。